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用于评估病变的大小、形态和内部结构。
CT扫描:提供更详细的解剖细节,帮助识别是否存在钙化或出血。
MRI:在区分软组织肿瘤的性质上具有优势,特别是在脂肪组织和水肿等方面。
2.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包括特定肿瘤标志物以排除或支持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活组织检查(穿刺活检):直接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分析,是判断肿瘤良恶性的“金标准”。
3.病理学检查:
细胞学检查:如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用于初步评估细胞的形态。
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检测细胞异型性、分裂象及其他恶性特征。
4.分子生物学检查:
基因检测:检测是否存在与肿瘤相关的基因突变。
免疫组化染色:辅助辨别不同类型的软组织肿瘤。
明确诊断后,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个人史,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及时就医和规范检查是准确诊断和治疗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