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饮食方面
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避免高盐食品,例如咸菜、腌制食品、泡菜等。
增加钾、镁摄入:多吃富含钾和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坚果、豆类等,有助于降低血压。
少吃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减少肥肉、奶油、甜点等摄入,多选用橄榄油、鱼类等健康脂肪来源。
控制总热量:保持体重在合理范围,BMI(体质指数)控制在18.5-23.9之间。
2.运动与体力活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或游泳,每次持续20-30分钟。
避免久坐不动,每隔半小时起来活动几分钟,对心血管健康也有帮助。
3.戒烟限酒
吸烟者应尽早戒烟,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加重高血压的风险。
酒精摄入量需限制,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例如,男性每天啤酒控制在750毫升以内。
4.心理压力管理
长期精神压力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等缓解压力。保持规律作息,每晚睡眠时间保证7-8小时。
5.监测血压,并定期随访
建议每日早晨同一时间测量血压,记录变化情况。如采取上述措施后血压仍无法达标,应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药物治疗。
6.药物治疗(如必要)
如果单纯生活方式干预不足以将血压降至目标值,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降压药物,如利尿剂、ACEI类药物或钙通道阻滞剂,遵医嘱服药并定期复查。
通过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必要治疗,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可以有效控制血压,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