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确认目标血压范围
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的理想血压控制目标为120-129/70-79mmHg(无合并症)或<140/90mmHg(老年人或伴随器官损伤)。如果动态血压监测显示一天中大部分时间血压均高于这些范围,可能提示目前药物治疗效果有限。
2.排除外部影响因素
可能存在干扰血压测量的因素,如服药依从性不佳、饮食含盐量过高、近期精神压力增加、睡眠不足等生活习惯问题。这些因素会导致血压难以控制,应逐一排查。
3.评估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
包括药物种类、剂量及服用时间是否合理。例如:
降压药需每日规律服用,一天内不得漏服;
部分患者对单一药物反应欠佳,可能需要联合用药,例如将ACE抑制剂与钙离子拮抗剂或利尿剂联用;
根据动态血压图分析,若清晨血压偏高,可考虑调整服药时间至晚上。
4.排查继发性高血压
如果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后效果仍不理想,应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潜在病因,如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或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5.加强生活方式干预措施
研究显示,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改善血压水平:
限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
保持适度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戒烟限酒,避免长期大量饮酒;
控制体重,BMI建议维持在18.5-24之间。
在实施上述措施后,若血压仍未达标,建议及时再次就诊,通过专业医生进行个体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