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急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功能突然下降,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出足够的血液满足身体需求。此时控制心率是治疗过程中的关键部分。
2.研究表明,将心率控制在60至70次每分钟的范围内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同时,这一范围有助于优化心输出量和减少心脏的氧需。
3.医疗干预可能包括使用β受体阻滞剂来降低心率。β受体阻滞剂能够减缓心跳速度,降低心肌耗氧量,并稳定心脏电活动。
4.个体的最佳心率目标可能会因具体病情、其他并发症以及个体对药物的反应而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专业医疗人员的建议进行调整。
通过适当的药物和生活方式管理,将心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缓解急性心力衰竭症状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