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代谢水平的差异:部分体重超标的人可能具有较好的代谢状态,即使脂肪比例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血糖水平和脂质代谢等指标仍在正常范围内。这种情况减少了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刺激,降低了高血压发生的风险。
2.血管功能的保护:一些人群的血管弹性较好,血管内皮功能正常,可以更有效地调节血液流动和压力,即使体重偏高也不会导致血压明显升高。
3.遗传与基因因素:个体的遗传背景可能影响血压的调控。例如,有些人体重超标但其与血压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对肥胖的反应较弱,因此血压未受显著影响。
4.生活方式的影响:对于体重超标的人群,如果长期保持健康的饮食结构、适量运动以及低钠饮食习惯,这些正向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体重增加对血压的不利影响。
5.分布类型的差异:肥胖的分布形式可能会对血压造成不同影响。例如,腹部脂肪堆积(中心型肥胖)与血压升高的关联更强,而全身均匀分布的脂肪影响可能较小。
6.基础疾病的控制:对于一些体重超标但无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的人,由于整体健康状况较稳定,其血压可能因此维持在正常范围。
尽管血压目前正常,体重超标仍然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病的长期风险。合理控制体重以及定期监测健康指标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