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尿干化学检查主要用于分析尿液中的化学成分,通常使用试纸条进行。具体检查内容包括:
1.pH值:尿液的酸碱度,正常值通常在4.5到8之间,偏高或偏低可能提示代谢或呼吸性酸碱失衡。
2.比重:尿液中溶解物质的浓度,正常范围一般为1.005到1.030,用于评价肾脏的浓缩功能。
3.蛋白质:正常尿液中蛋白含量极低,检测出蛋白可能提示肾小球损伤或其他病理状态。
4.葡萄糖: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有葡萄糖,出现葡萄糖常见于糖尿病患者。
5.酮体:正常尿液中无酮体,出现可提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长期禁食。
6.血红蛋白或隐血:用于评估是否有红细胞进入尿液,可能提示泌尿系统损伤或疾病。
7.白细胞酯酶和亚硝酸盐:用于筛查尿路感染。
8.胆红素和尿胆素原:用于评估肝功能和胆道通畅情况。
尿沉渣检查侧重于对尿液中固态成分的显微镜下观察。主要检查项目包括:
1.红细胞:正常人尿液中每高倍视野不超过3个红细胞,超标可能提示泌尿系统出血。
2.白细胞:正常尿液中每高倍视野白细胞数少于5个,增多提示感染或炎症。
3.管型:由尿液蛋白质凝结而成,数量和类型变化能反映肾脏健康状况。
4.上皮细胞:少量上皮细胞属正常,大量上皮细胞可能提示泌尿系统病变。
5.细菌和酵母菌:正常尿液中不应存在,出现表明可能有感染。
6.晶体:某些晶体如草酸钙、尿酸等在尿中出现可属正常,但大量或异常晶体提示代谢问题或结石风险。
尿干化学与尿沉渣检查功能互补,前者着重于化学成分分析,后者则通过显微镜观察评估尿液中具体的形态学特征。通过这两项检查可以获得有关泌尿系统及全身健康状态的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