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癌症相关性:结直肠癌常表现为腹痛和排便出血。此类癌症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疾病进展,症状可能变得更加明显。统计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在早期筛查中的发现率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2.痔疮:痔疮也是引起排便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数据表明,约50%以上的成年人在其一生中会经历痔疮问题。痔疮通常伴有疼痛、瘙痒和排便困难等症状。
3.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可导致上腹部疼痛和黑色或暗红色的大便。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大约为10%。若不及时治疗,溃疡可能会引发严重并发症,如出血或穿孔。
4.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也可能出现腹痛和排便出血。这些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但全球范围内的发生率在逐年增加。炎症性肠病还可能伴随腹泻、体重下降和疲劳等症状。
5.感染性肠炎:某些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可导致剧烈的腹痛和出血性腹泻。急性肠道感染的年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非常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出现腹痛和排便出血时,应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和进行适当的治疗。长期忽视这些症状可能导致潜在疾病的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