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监测:首先建议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来确认血压波动的具体情况。研究表明,正常人群日间血压会有所上升,但夜间通常会下降10-20%。如果血压差异超过这一范围,需进一步评估。
2.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增加钾、钙和镁的摄入,常见于水果和蔬菜中。
体重管理:保持健康体重,体重指数应在18.5至24.9之间。
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
戒烟限酒:吸烟可加速心血管疾病进程,饮酒应适量,每天不超过一标准杯。
3.心理因素:精神压力与焦虑情绪可能导致血压波动。研究显示,心理压力管理如冥想、瑜伽有助于稳定血压。
4.药物治疗:若生活方式改变效果不显著,可能需要药物干预。常用药物包括ACE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治疗方案需个体化,应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制定。
5.定期复查:定期随访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持续关注血压变化,并配合医嘱进行干预,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