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乳糖不耐受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约65%的人在成年后会出现某种程度的乳糖不耐受。
2.缺乏乳糖酶使乳糖无法在小肠中被分解和吸收,而进入大肠后,未被消化的乳糖被细菌发酵,产生气体和酸,导致肠道不适。
3.腹泻的发生是由于这些未被吸收的物质在结肠中造成水分滞留,增加了肠内容物的液态成分,从而引发稀便或频繁排便的现象。
4.乳糖不耐受的严重程度因个体不同而异,摄入乳糖量越多,症状可能越明显。
乳糖不耐受者可以通过减少或避免乳糖的摄入来减轻症状,使用乳糖酶补充剂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在食用乳制品前,应注意观察自身反应并作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