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时间窗口: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窗口是发病后3到4.5小时内。随着时间的推移,脑组织缺血坏死逐渐不可逆,溶栓药物的使用风险增加,包括出血风险。
2.溶栓药物:常见的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其作用是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流。其应用需要在严格的时间窗口内,并且患者需满足一定条件,如无重大出血风险、无严重高血压等。
3.风险与益处:在急性期内,溶栓治疗能有效降低残疾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在脑梗塞发生多年后,溶栓治疗不仅无效,还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脑出血。
4.后续治疗:对于已经发生脑梗塞两年的患者,治疗重点应放在康复和二级预防上。包括但不限于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控制血压、糖尿病管理等。可通过康复训练提高功能恢复。
脑梗塞发生2年后无法通过溶栓治疗来改善病情,而应重点关注康复和预防措施,确保健康管理和生活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