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脾气虚:
病因:通常是由于饮食不当、过度劳累或长期疾病导致。
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疲倦乏力、面色萎黄、大便稀溏等,常有气短懒言。
治疗:一般采用补气健脾的方法,如使用人参、黄芪、白术等药物。
2.脾阳虚:
病因:多因久病伤阳、寒湿侵袭或脾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成。
症状:除了脾气虚的症状外,还包括腹部冷痛、四肢冰冷、畏寒喜暖、大便清稀等,可能伴有水肿。
治疗:以温阳健脾为主,常用药物有附子、干姜、肉桂等。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脾阳虚比脾气虚更强调寒象的存在,因此在治疗时需要侧重温阳助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