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涌泉穴:位于足底前1/3处,是肾经的首穴。刺激涌泉穴可以起到滋阴补肾、安心宁神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头晕、失眠等症。
2.太溪穴:位于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是肾经的原穴。太溪穴有助于调节肾功能、改善腰痛,还能促进新陈代谢。
3.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约三寸的位置。它是脾经、肝经和肾经的交会穴,主要用于调理月经不调、消化不良等病症。
4.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方约四指宽的位置,是胃经的重要穴位。刺激足三里可以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缓解疲劳。
5.昆仑穴:位于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与膀胱经相关。该穴位可用于缓解颈椎病、背部疼痛以及下肢乏力等症状。
建议在日常生活中适度按压这些穴位,帮助维护健康。当出现严重或持续性症状时,应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