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初步检查:
进行视力表检查,以评估裸眼视力水平。通过标准化的视力表,可以初步判断视力是否存在异常。
2.裂隙灯检查:
使用裂隙灯对眼球结构进行详细观察,排除角膜、晶状体及其他眼部组织的病变。
3.客观验光(电脑验光):
借助电脑验光仪测量眼睛的屈光状态,获取初步的屈光度数值。对于儿童,可能会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如阿托品眼药水)使睫状肌放松,从而提高验光的准确性,避免假性近视干扰。
4.散瞳后检影验光:
为精确了解屈光度,需要进行散瞳后检影验光。通过反射光线的变化进一步确定眼睛的近视、远视或散光情况,这是儿童验光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5.主观验光:
在散瞳恢复后,结合患者的反馈调整屈光度数。对于年纪较小的儿童,可能通过行为表现和互动方式间接评估最终矫正结果。
6.双眼视功能检查:
测试双眼的协调能力,包括集合功能和融合范围,确保配镜后视觉功能正常。
以上这些数据将整合用于最终计算儿童的屈光度,并根据具体情况建议是否需要佩戴眼镜纠正视力,或者定期随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