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了解K1、K2值:K1和K2值分别代表角膜的最平坦和最陡区域的曲率半径,单位通常为毫米。它们有助于确定角膜的基本形状类型。
2.计算基弧:基弧是指镜片的后表面的曲率。一般设计上会略微比K1值(较平坦的曲率)更为平坦。通常,基弧的选择可能在K1值基础上增加0.5至1.0D(屈光度)。
3.考虑屈光误差:根据患者的近视程度调整镜片的中央区直径和边缘升高,以获得最佳的矫正效果。每增加1D的近视,需要在基弧上适当调整以确保充分减薄中心角膜。
4.评估角膜中央厚度:确保镜片的设计不会对角膜中央区造成过度压迫,从而避免潜在风险。正常情况下,角膜中央厚度在520到550微米之间。
5.镜片测试与适配:初步选择后,通过试戴和观察镜片的匹配情况,对镜片进行进一步调整。通过荧光染色可以评估镜片的移动性和覆盖效果。
6.持续监测与调整:佩戴过程中定期复查,必要时根据角膜反应和视力变化做出调整。
准确选择和调整角膜塑形镜至关重要,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定期随访和专业护理是确保长时间健康使用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