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腔内阻塞
阑尾腔狭窄且开口较小,容易因以下因素发生堵塞:
粪石:大约50%-70%的急性阑尾炎病例与粪石有关。粪石由肠道硬化的粪便物质形成,阻塞阑尾腔。
食物残渣或寄生虫:食物未完全消化的颗粒或蛔虫等寄生虫也可能进入并堵塞阑尾腔。
增生的淋巴组织:感染时,阑尾壁内的淋巴组织过度增生会压迫腔内空间,导致排空受阻。
2.细菌感染
一旦阑尾腔出现阻塞,内容物无法顺利排出,局部环境变得有利于细菌繁殖,尤其是大肠杆菌和厌氧菌。这些病原菌扩散到阑尾壁,引发炎症反应。积聚的脓液和毒素可能进一步导致坏疽或穿孔。
3.饮食和生活习惯
饮食中膳食纤维不足可能影响粪便通畅,增加粪石形成风险。久坐不动或长期便秘同样可能加重这一过程。
4.外部压力或创伤
腹部受到直接撞击、剧烈运动或腹部手术后,可能导致阑尾机械性受损,从而引发局部炎症或感染。
5.遗传与自身免疫疾病
家族中有急性阑尾炎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略高,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有关。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可能诱发阑尾炎症的发生。
6.其他因素
某些感染性疾病,如麻疹、上呼吸道感染等,可能通过刺激淋巴组织增生间接引发阑尾炎。罕见情况下,肿瘤如阑尾黏液囊肿也可能致使腔内阻塞。
急性阑尾炎通常表现为右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发热等全身症状,需要及时关注。一旦怀疑,应尽早就医诊断并选择手术或药物治疗,以防止严重并发症如穿孔或腹膜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