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胃镜操作可能导致胃部不适:
胃镜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轻微刺激或摩擦。部分人会因此在检查后感到胃部隐痛或胀痛,这通常是短暂的,一般无需特别担心。如果疼痛持续时间较长或逐渐加重,需要排除其他原因。
2.检查过程中可能使用的气体:
胃镜检查时,为了观察清晰,医生可能会向胃内注入少量空气,使胃壁扩张。这种气体可能暂时引起胃胀或不适,多数情况下会通过嗳气或排气自然缓解。如果不适感较强,可以尝试轻拍腹部以促进排气。
3.可能的潜在疾病影响:
如果本身存在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做胃镜后可能会因接触到患病部位而引发或加重疼痛。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异常等问题也可能是疼痛的潜在原因。
4.应对措施:
饮食调整:检查后的12小时内应选择温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辛辣、油腻及过冷过热的食物,以减轻胃负担。
保持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及伏卧姿势,建议适当休息,让胃功能恢复。
使用药物:如疼痛明显,可以遵医嘱服用保护胃黏膜或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铝碳酸镁、奥美拉唑等。切勿自行增加剂量或随意服用止痛药。
5.就医指征:
疼痛无法缓解且呈持续加重趋势;
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
伴有恶心、呕吐、剧烈腹痛或发烧等其他严重表现。
胃镜后出现轻微胃部不适是常见现象,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自我调节逐步缓解。但若疼痛剧烈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以防遗漏重要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