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胃的机械性扩张
摄入过多食物后,胃容量会明显增加,超过正常生理范围时可引起胃壁过度拉伸。这种拉伸刺激了胃壁上的神经感受器,从而导致腹部不适或疼痛。通常成人胃的容量为1200-1600毫升,当超过这个范围时就容易引发不适。
2.胃酸分泌过多
进食量过大,尤其是高脂肪、高蛋白质的食物,会促使胃酸分泌显著增加。胃酸过多可能对胃黏膜造成一定程度的刺激,引发灼烧感和疼痛。长期如此还可能导致胃炎或胃溃疡等问题。
3.胃排空延迟
胃需要更多时间将过量食物排空,导致食物在胃内滞留时间过长,增加了胀气和胀痛的几率。延迟的胃排空也会加重上腹部的紧张感和压力。
4.肠道蠕动异常
过量食物进入小肠后,肠道的消化负担也随之增加。肠道蠕动可能变得过快或过慢,导致出现腹胀、绞痛等症状。大量未完全消化的物质可能在肠道出现发酵,产生更多气体,加剧腹痛。
5.胆汁和胰腺分泌失衡
如果进食的脂肪含量较高,胆囊和胰腺需要分泌更多胆汁和胰液来帮助消化,但如果分泌能力受限,则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引发腹部不适甚至恶心、呕吐。
过量进食不仅可能引发短期的腹痛,还可能长期损伤胃肠道功能,应注意控制饮食分量,避免暴饮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