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临床表现:
丹毒通常表现为红色、温暖、肿胀和疼痛的皮肤局部区域,常见于面部或下肢。
受累区域边界清晰,呈现如蝶形或地图样分布。
皮肤可能出现水疱或小的出血点。
2.病史:
询问是否有皮肤破损、外伤、手术、昆虫叮咬等诱发因素。
了解患者近期是否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3.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测:白细胞计数增加,中性粒细胞增多提示急性感染。
血培养:在高热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血培养以排除菌血症和败血症。
皮肤涂片和培养:虽然不常用,但在疑难病例中可以取样进行细菌培养。
4.影像学检查:
超声波:在某些情况下,可使用超声波确诊是否存在蜂窝织炎等深部感染。
MRI或CT:用于复杂病例或疑似深层感染时,可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5.鉴别诊断:
必须与其他类似表现的疾病鉴别,如蜂窝织炎、静脉炎、接触性皮炎等。必要时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综合以上信息,准确判断丹毒的关键在于仔细评估临床症状和病史,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充分认识到丹毒的特征,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