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正常情况下,小于5毫米的结石有较大概率随尿液自然排出。当结石直径超过6毫米时,自行排出的几率明显下降,尤其是宽度达到1厘米时,通常会对尿路造成明显阻塞,影响尿液排出。这可能引发肾积水、感染等并发症。
2.1厘米宽的结石在泌尿系统不同部位可能导致的风险有所区别。例如,在肾盂或肾盏内,可能对肾脏功能造成潜在损害;若位于输尿管,则容易引起剧烈疼痛(肾绞痛)和尿流梗阻;若出现在膀胱或尿道中,则可能加重排尿困难或血尿的症状。
3.针对这种尺寸的结石,治疗方式通常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或输尿管软镜手术等。选择哪种方法需要根据结石的具体位置、硬度,以及患者的身体条件综合决定。
4.若未及时处理,大型结石可能会逐渐增大,甚至形成“鹿角状”结石,进一步损害肾功能。长期存在的结石可能增加感染性病变以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风险。
通过定期检查监测泌尿系统健康状况,保持充足饮水,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可以有效降低结石复发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