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测诊断肺结节的准确性如何

2025-02-0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病情分析:血液检测可以作为筛查肺结节的一个辅助手段,但其准确性并不足以独立诊断。当前的血液生物标志物在灵敏度和特异性上仍存在局限,通常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比如低剂量螺旋CT,才能更全面地评估肺结节性质。

1.灵敏度:血液检测用于肺结节诊断时,其灵敏度因选用的生物标志物而异。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循环肿瘤DNA、微RNA或蛋白质等标志物的灵敏度一般在50%-80%左右,这意味着能够检测出部分确实存在异常的病例,但仍可能漏诊一部分。

2.特异性:血液检测的特异性,也就是正确排除非恶性情况的能力,同样不够理想,一般在70%-90%之间。这意味着它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结果,将良性的肺结节误判为可疑病变。

3.结合影像学:目前,低剂量螺旋CT被认为是早期发现肺结节及肺癌的金标准,而血液检测更多用于辅助提高诊断准确性。例如,对于CT扫描显示大小在5-30毫米的肺结节,血液检测可以提供额外的信息,帮助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活检。

4.实验室技术发展:随着高通量测序和蛋白组学技术的发展,未来血液检测的准确性可能会进一步提高。但目前来看,它仍主要用于风险评估或筛查的补充,而非单独的确诊依据。

血液检测不能替代影像学或组织病理学分析。在面对肺结节时,多学科协作诊断以及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检查方式是核心策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