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非药物疗法: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红外线照射或使用低频电刺激,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紧张感。
功能锻炼:建议进行专门的颈部拉伸和肌肉强化训练,例如米字操,每次10分钟,每天2-3次,可增强颈椎周围肌群的稳定性。
姿势调整:长期低头工作者需注意工位设置,应保持电脑屏幕与视线齐平,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不当姿势。
牵引治疗:对于症状较重且伴有神经根受压者,可考虑颈椎牵引,每周2-3次,每次20分钟。
2.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物:如布洛芬或塞来昔布,可减轻炎症和疼痛,但应控制疗程,避免胃肠道及心血管副作用。
肌松剂:如乙哌立松,用于缓解因肌肉痉挛导致的疼痛,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局部封闭注射:如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或麻醉剂,对严重放射性疼痛患者有效,但每年注射次数不宜超过3次。
3.手术干预:
若存在明显脊髓压迫或无保守治疗效果,且出现持续性神经功能损伤,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前路椎间盘切除术或椎管减压术。
手术后通常需要佩戴颈托并配合康复治疗,以恢复正常活动能力。
需警惕长期反复的颈椎疼痛是否由其他疾病引起,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或骨转移瘤,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例如X光或MRI)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