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为何晚上视力下降

2025-01-1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夜晚视力下降在近视患者中是一种常见现象,主要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1.光线不足:人眼在弱光条件下的视觉能力会受到限制。视杆细胞负责在低光照条件下看清物体,而视锥细胞则在明亮环境下工作得更好。近视者的视网膜对光线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因此在晚上或弱光环境中,近视者的视觉清晰度可能降低。

2.瞳孔扩张:在光线昏暗时,瞳孔会自然扩张以允许更多的光线进入眼睛。这也会导致更多光学像差和散光效应,使图像模糊,加剧了近视者的视觉困难。

3.对比度敏感性降低:在低光情况下,由于缺乏足够的亮度,眼睛对物体边缘对比度的识别能力减弱。这对于已具有屈光不正(如近视)的眼睛来说,更是如此。

4.青光眼风险增加:研究表明,近视与某些类型的青光眼(如开角型青光眼)相关联。在这些情况下,夜间视力下降也可能是青光眼的初期症状之一。

5.心理因素:在夜间,人们往往对潜在的视力问题更加敏感,因为白天的环境中有更多的干扰因素使得眼睛的负担相对减少。

夜间视力下降是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并不仅仅限于近视患者。如出现明显的夜间视力障碍,应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眼部疾病的可能。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良好的用眼习惯,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