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动物咬伤或抓伤:狂犬病病毒通常存在于感染动物的神经组织和唾液中,通过咬伤、抓伤或开放性伤口的接触进入人体。
2.接触高风险动物:狂犬病多见于狗、猫、蝙蝠等哺乳动物。与这些高风险野生或家养动物密切接触将增加感染风险。
3.疫苗接种不足:未接受过狂犬病疫苗接种的人群在被感染动物咬伤后更易发展为狂犬病。及时进行正确的暴露后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病概率。
4.地理和环境因素:在狂犬病流行的地区生活或旅行,如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感染风险更高。缺乏有效的狂犬病控制措施也会增加患病几率。
5.卫生条件差:对动物管理不善以及公共卫生设施不完善的地方,狂犬病传播的风险较大。
狂犬病是可以通过适当的预防措施来避免的,尤其是在被动物咬伤后,应立即清洗伤口并尽快就医,以获得必要的医疗和疫苗接种。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对狂犬病风险的认识,是减少发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