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病因:
1.脱肛:主要因盆底肌肉和韧带松弛,导致直肠部分或全部脱出肛门外。常见于老年人、产妇及长期便秘患者。
2.痔疮:因肛门周围静脉曲张引起的肿块,分为内痔和外痔。内痔位于肛门内部,外痔位于肛门外部。
2.症状:
1.脱肛:初期仅在排便时出现轻微脱垂,随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脱垂,甚至在咳嗽、行走等情况下也会脱出。症状包括肛门异物感、黏液分泌增多、便后有血等。
2.痔疮:内痔主要表现为无痛性出血、便后滴血;外痔则表现为疼痛、瘙痒、肿胀,有时伴随硬结形成。
3.治疗方法:
1.脱肛:早期可通过保守治疗如肛门收缩练习、饮食调节等改善症状。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如直肠固定术或直肠托举术。
2.痔疮:轻度痔疮可采用外用药物、坐浴等保守治疗。重度痔疮可能需要手术,包括痔疮切除术、痔上粘膜切除术等。
脱肛与痔疮虽有相似之处,但在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方面差异明显。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和健康的饮食结构可以有效预防这些肛门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