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肝胆湿热:
病因:多由外感湿热,或过食肥甘厚味,或情志不畅致使湿热内生。
症状: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胀痛、口苦、尿黄、舌苔黄腻、脉弦数等。可能伴有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治疗: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可采用中药如龙胆草、茵陈蒿、栀子等。
2.肝气郁结:
病因:多因情志不畅,长期抑郁或精神压力过大,导致肝气运行不畅。
症状:主要表现为胸胁胀痛、情绪抑郁、善太息(喜欢长叹气)、月经不调(女性)、消化不良等。舌质可能淡紫,脉弦。
治疗:治疗以疏肝理气为主,中药如柴胡、香附、陈皮等常用。
肝胆湿热与肝气郁结的区别在于前者多表现为实热证,需清热利湿;后者多为气滞症,需疏肝理气。根据具体症状的不同应进行针对性治疗,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