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发病率: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约为0.5%到1%。女性患病的风险是男性的两到三倍,通常在30至50岁之间发病。
2.症状与病程:典型症状包括关节肿胀、疼痛和晨僵,尤其是在双手、手腕和膝盖等小关节。随着时间推移,若未得到有效控制,可导致不可逆的关节损伤和畸形。
3.系统性影响:类风湿性关节炎不仅仅影响关节,还可以累及其他器官。例如,它可能引起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眼部病变以及皮肤问题。
4.诊断:诊断通常基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类风湿因子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以及影像学检查,如X光或MRI。
5.治疗:目前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减缓疾病进展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传统合成病情改善抗风湿药、生物制剂等。物理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很重要。
虽然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严肃的疾病,但通过及时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症状并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定期监测和随访对于优化治疗效果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