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胃肠道气体来源:
消化道内的气体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吞咽空气,尤其是在快速吃饭、喝碳酸饮料或嚼口香糖时容易发生;另一部分是肠道细菌分解未完全吸收的食物产生的气体。
打嗝多与胃内积气有关,当胃里的气体通过食管排出时,就会形成打嗝。
放屁则与结肠内的气体排出相关,这些气体大部分是细菌发酵未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豆类、洋葱等)产生。
2.饮食因素:
食用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卷心菜)、乳制品(对于乳糖不耐受者)等,会导致打嗝和放屁增多。
吞咽过多空气,如快速进食、饮料中含有大量气泡,容易导致腹胀和打嗝。
3.消化系统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使打嗝频率增加,同时伴随烧心、反酸等症状。
功能性消化不良:常表现为上腹部胀满感、早饱、嗳气等症状,与打嗝相关。
肠易激综合征:除了放屁增多,还可能伴随腹痛、腹泻或便秘。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小肠内细菌异常增殖,会造成未消化食物在小肠中发酵,引起腹胀和放屁。
4.其他潜在原因:
情绪紧张:焦虑和压力可导致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节功能紊乱,从而引发嗳气和排气增多。
药物影响:如某些抗生素或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可能改变消化环境,导致气体增多。
当持续且明显的打嗝和放屁伴随其他症状(如腹痛、体重下降、便血等)时,应考虑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例如胃镜、肠镜或肠道菌群检测等,以明确是否存在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