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急性胃肠炎: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多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病毒如诺如病毒也很常见。患者通常会表现为腹泻、水样便或黏液便,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和发热症状。发热通常是由于身体对感染的炎症反应。
2.食物中毒:
进食被污染或存储不当的食物后,可能引起胃肠道感染,导致拉肚子与发热。食物中毒的潜伏期一般为数小时到几天,具体症状视感染类型而定。
3.肠道非感染性疾病:
某些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也可导致腹泻并伴有低度发热,但这类疾病通常以慢性或复发性症状为主,而不是突然出现。
4.系统性感染:
某些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伤寒或其他细菌性疾病,也可以通过刺激肠道产生腹泻和高热。此类疾病往往会伴随其他全身症状,如乏力、头痛等。
5.特殊感染如寄生虫病:
如果近期有饮用未经处理的水源或前往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需警惕寄生虫感染(如阿米巴痢疾)。此类感染可能引起反复腹泻、腹痛及间歇性发热。
6.药物相关反应:
某些药物,如抗生素,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引起腹泻和类似感染的症状。如果近期使用过抗生素,应排除伪膜性肠炎的可能性。
7.其他少见情况:
某些毒素或化学物质中毒也可能导致急性胃肠道症状和发热,需结合病史详细评估。
根据上述可能病因,建议注意观察发热温度、腹泻性质(是否带血或脓)、持续时间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系统症状如皮疹、关节痛等。如果症状严重、频繁或持续超过48小时,应尽快就医明确诊断,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