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便秘的常见原因
饮食纤维摄入不足:纤维有助于增加粪便体积和软化程度。成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5-30克,但许多人未达到这一标准。
水分摄入不足:缺乏水分会导致大便干硬。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约1.5-2升液体。
缺乏运动:规律运动能刺激肠胃蠕动,久坐或长期卧床可能加重便秘症状。
肠道功能障碍:如肠易激综合征、肠梗阻等疾病,也会导致便秘及特定形状的大便。
2.偏方的风险与局限性
很多偏方以刺激肠道蠕动为主,如服用草药、蜂蜜或盐水。这些方法可能暂时缓解症状,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长期使用非正规治疗手段可能掩盖潜在的严重病因,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或结肠病变,延误诊断和治疗。
某些具有泻下作用的偏方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起腹痛或依赖性。
3.科学应对措施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类、蔬菜、水果和坚果,同时确保足够的水分摄入。
培养良好排便习惯:选择固定时间排便,避免长期憋便,此习惯可帮助建立规律的肠道节律。
适量运动:如快步走、瑜伽等活动均有助于改善肠道蠕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就医排查:持续便秘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如体重下降、贫血)需及时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对于大便呈羊粪状的情况,应首先从饮食、生活方式着手优化。如调整后无明显改善,需寻求专业医疗指导,以免因盲目依赖偏方而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