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便秘

2025-02-1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症状,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不适。通常情况下,每周排便少于3次即可被认为是便秘。

1.正常的排便频率因人而异,但一般每天1-2次或每两至三天1次都属于正常范围。当排便间隔时间过长(超过72小时),且伴随粪便干硬或难以排出时,可被诊断为便秘。

2.便秘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便秘通常与饮食改变、旅行或精神压力等短期因素有关,而慢性便秘持续时间较长,通常超过6个月,可能由功能性问题或器质性病变引起。

3.功能性便秘是最常见的类型,与肠道蠕动缓慢、盆底肌肉功能失调或肠道敏感性改变相关。这种类型患者在医学检查中通常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变。

4.器质性便秘则可能与一些疾病或药物相关,例如肠梗阻、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或者滥用泻药等。某些药物如阿片类止痛药、抗抑郁药也会导致便秘。

5.饮食纤维摄入不足和水分摄入不足是便秘的重要诱因。纤维能够增加粪便的体积,从而促进肠蠕动,水分则有助于软化粪便,便于排出。

6.缺乏运动、久坐不动也是便秘发生的常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体中更加多见。

7.精神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或压力过大也可能通过影响肠道神经功能而诱发便秘。

长期便秘如果未得到改善,可能导致痔疮、肛裂甚至更严重的并发症,比如直肠脱垂。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身体活动量、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以及必要时使用药物治疗,大多数便秘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