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血压控制:对于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者,拔牙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建议在计划的牙科治疗前,通过药物、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来控制血压,使其达到相对安全的水平。例如,理想的收缩压应低于140mmHg,舒张压低于90mmHg。
2.医患沟通:高血压患者在牙科就诊时,应告知牙医自身的健康状况和正在服用的药物。这有助于牙医评估潜在风险,并在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例如,某些降压药可能与局部麻醉药物发生相互作用,需谨慎使用。
3.逐步治疗:如果血压较高且急需处理牙齿问题,可考虑先采用暂时性治疗方法,如开髓引流、根管治疗等,以缓解疼痛或感染。这种非侵入性处理可避免直接拔牙带来的风险,待血压稳定后再进行拔牙。
4.专科会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血压患者可以在心内科医生和牙科医生的共同指导下接受治疗。这种多学科合作有助于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患者的安全。
定期监测和控制血压是确保拔牙手术安全的重要步骤。在必要时采取替代的牙科治疗措施,可以在保障患者全身健康的同时有效解决口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