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饮食调整
(1)优先选择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类、鸡蛋、瘦肉、豆制品、奶制品等,以满足身体修复的需求。
(2)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燕麦、水果、蔬菜等,有助于调节肠道功能,但应避免刺激性食物。
(3)适当调整进餐次数,每天可分为5-6次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
(4)必要时在专业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补充肠内营养制剂,提高能量供给。
2.评估消化与吸收能力
(1)术后部分患者可能存在短期的消化酶减少或胃肠动力不足,需要通过药物如促胃肠动力药或酶制剂改善症状。
(2)若存在明显的脂肪泻、腹泻等情况,应警惕是否有胆汁酸或胰腺分泌不足问题,可干预治疗。
3.心理支持
(1)术后焦虑或抑郁情绪可能导致食欲不振或饮食习惯改变,应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
(2)家属应提供支持性环境,鼓励患者规律饮食并参与社交活动。
4.定期监测与医学干预
(1)每月监测体重变化,同时检测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等指标,评估营养状态。
(2)如果体重持续下降,怀疑存在潜在的肿瘤复发或其他并发症,如小肠吸收不良、吻合口狭窄等,应及时复查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
(3)严重情况下可采取肠外营养支持,通过静脉输注直接补充所需营养物质。
预防体重继续下降和消瘦不仅有助于提高术后生活质量,还能降低感染风险并加速恢复,因此需要制定个性化的综合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