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解剖学机制:结肠壁由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组成,肿瘤从黏膜层开始生长时,可能呈现向外扩展的同时,也沿着结肠管壁周围扩散,导致环状生长。随着肿瘤侵袭程度加重,可以逐渐形成完全闭合的环形结构。
2.临床症状:环状肿瘤可引起肠腔狭窄甚至梗阻,表现为便秘、腹胀、腹痛等。其中,部分患者会出现里急后重(有排便感但排不出)或血便。若肿瘤位于右侧结肠,多表现为隐匿性贫血;而左侧结肠则更容易因狭窄而造成急性梗阻。
3.诊断方法:通过电子结肠镜检查能够直接观察到环状肿瘤的特点,包括肿瘤环抱结肠腔、有溃疡或肿块高低不平。影像学检查如钡剂灌肠或CT也能显示肠腔狭窄及“苹果核征”(指肠道被肿瘤压迫后形成的特殊影像)。
4.治疗方式:治疗取决于肿瘤的大小、位置及浸润深度。对于早期病例,通过内镜下切除即可实现根治。而进展期病例通常需要外科手术切除并结合化疗。在出现肠梗阻的急性情况下,可能需要紧急手术以解除梗阻。
5.流行病学数据:根据流行病学统计,结直肠癌在全球范围内是第三大常见癌症,其中环状肿瘤占较高比例。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定期体检和筛查是预防结直肠癌的关键措施。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应进行结肠镜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