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黄体期延长:通常情况下,黄体期(排卵后的阶段)持续约14天。但在某些情况下,黄体期可能延长,导致月经推迟。此时,尽管基础体温下降,但月经尚未出现。
2.应激因素:心理压力、情绪波动或生活方式的剧烈变化等应激因素可能影响月经周期的规律性,导致体温下降后经期依然推迟。
3.荷尔蒙失调: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的不平衡会导致月经周期紊乱。这种失调可能是由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问题引起的。
4.妊娠:如果基础体温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较高水平,然后下降但月经未至,需考虑是否怀孕。早孕试纸可以帮助确认怀孕状况。
5.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可能对月经周期产生影响,包括避孕药、中枢神经系统用药等。
6.生活方式改变:饮食习惯、运动量以及睡眠模式的突然变化也可能干扰月经周期。
如上述情况持续或伴随其他症状,应考虑咨询医疗专业人员以获取进一步评估。有些情况下,月经延迟可能反映出需要关注的健康问题,因此及时寻求专业意见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