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1.危险因素:
哮喘控制不良:长期未能有效控制哮喘病情。
急性暴露: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如尘螨、花粉、烟雾等。
药物依从性差:未按规定使用抗哮喘药物。
2.临床表现:
严重呼吸困难: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呼吸急促、胸闷和咳嗽。
吸气困难:尤其是在吐气末期更为显著。
血液氧饱和度下降:通常低于90%,在严重情况下甚至更低。
二氧化碳潴留和酸中毒:由于换气不足,二氧化碳无法正常排出体外,导致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引起酸中毒。
3.诊断标准:
病史和体检: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评估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水平。
肺功能测试:测量肺活量及其他相关参数。
4.治疗措施:
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通过雾化器或压力定量吸入器给药。
系统性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或氢化可的松,通过静脉注射减轻气道炎症。
氧疗:提供高流量氧气以纠正低氧血症。
机械通气:在极端情况下,可能需要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支持。
哮喘持续状态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接受医疗干预。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