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血液循环不良: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人的四肢位于身体的远端,血液需要通过心脏泵送到这些部位。如果血管阻塞或动脉硬化,会影响血液流向四肢,使其温度下降。
2.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对人体的新陈代谢起重要作用。当甲状腺功能低下时,新陈代谢减慢,会导致全身温度下降,特别是四肢更加明显。还可能伴随疲乏无力、体重增加和皮肤干燥等症状。
3.贫血:当体内红细胞数量不足或红细胞功能欠佳时,携氧能力下降,导致全身供氧不足,尤其是四肢末端的温度会显著降低。同时,还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头晕、呼吸急促等表现。
4.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因为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引发周围神经病变,导致四肢感觉异常,包括不温、麻木和刺痛。糖尿病还会导致微血管损伤,进一步加重四肢的供血不足。
5.营养不良:长期缺乏营养会影响正常的体温调节功能。缺乏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铁、维生素B12和叶酸,会导致新陈代谢减慢和血液生成减少,从而使四肢温度降低。
6.心脏疾病:心功能不全会导致血液循环效率下降,使得远端组织供血不足。四肢温度会比正常情况低。
7.自主神经系统病变:自主神经系统负责调节血管收缩和舒张,当其功能受损时,血液供应调节失灵,也会导致四肢温度偏低。
为改善四肢不温畏寒怕冷的现象,建议保持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如果症状持续或严重,需尽早就医,查明具体原因并接受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