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清洁肠道:灌肠可以有效地清除结肠内积存的粪便和废物,常用于便秘患者或在进行结肠镜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2.治疗便秘:对于长期便秘患者,灌肠通过液体刺激肠壁,有助于促进肠蠕动,缓解排便困难。
3.减少毒素吸收:灌肠能减少肠道内有害物质的停留时间,从而降低其被吸收入血的机会,这对某些中毒情况下可能有帮助。
4.医疗检查和手术准备:在进行某些类型的腹部手术或检查(如结肠镜检查)前,灌肠可以确保肠道清洁,从而提高检查或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为了保证灌肠的安全与效果,应注意以下事项:
1.液体温度:灌肠液体应接近体温,大约37°C,以避免刺激肠道或引起不适。
2.液量控制:通常成人灌肠液体量为500毫升至1000毫升,具体量需根据个人情况调整,避免注入过多造成肠道过度膨胀。
3.使用次数:频繁灌肠可能导致依赖性,不建议将其作为日常排便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每周不超过一次为宜。
4.灌肠液种类:常用的灌肠液包括温水、生理盐水、肥皂水等。必须避免使用刺激性强或未经医生推荐的溶液。
5.使用器具:确保灌肠器具的干净和消毒,避免感染风险。每次使用前后都应彻底清洗。
6.姿势与操作:通常推荐左侧卧位,可以使液体更容易进入结肠。操作时应轻柔,避免用力过猛以防肠壁受伤。
灌肠虽有多种用途,但需谨慎进行,特别是有肠道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者,建议在专业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