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药物治疗:
抗生素:对于细菌性膀胱炎,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手段。常用的抗生素包括磷霉素、硝基呋喃妥因和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等。疗程通常为3到7天。
镇痛药:为了减轻排尿疼痛,可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2.生活方式调整:
喝水:每天至少饮用8杯(约2升)水,以帮助冲刷膀胱内的细菌。
排尿习惯:每2至4小时排尿一次,避免憋尿,有助于减少感染风险。
清洁卫生: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以防止细菌进入尿道;同时避免使用香料类的清洁剂或泡泡浴。
3.饮食调整:
避免刺激性食物:咖啡因、酒精、辛辣食物和酸性食物可能会加重症状,应尽量避免。
增加抗炎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蓝莓和绿叶蔬菜,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4.医学检查:
尿液分析: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细菌、白细胞和红细胞,能够明确感染类型。
尿培养:进一步确定具体致病菌,并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影像学检查:对于反复发作或复杂性膀胱炎,可能需要进行超声波或CT扫描以评估泌尿系统结构异常。
膀胱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肾盂肾炎,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出现尿频、尿急或排尿疼痛症状时,应尽早就医诊治。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和饮水习惯,有助于预防膀胱炎的发生和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