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动脉粥样硬化:这是脊髓缺血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动脉内壁脂肪沉积和硬化会导致血管狭窄,进而减少供应脊髓的血流量。长期高血压、高胆固醇、吸烟和糖尿病等因素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2.血栓形成:血液在动脉内凝结成块,阻塞了血流。全身性血栓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也可能导致脊髓血供受到影响。
3.动脉瘤破裂:脊髓供血动脉的动脉瘤一旦破裂,会导致急性失血,进而引起脊髓缺血。
4.夹层动脉瘤:动脉壁内膜破裂,血液进入中层,形成夹层动脉瘤。这种情况也可能导致脊髓供血中断。
5.外伤:脊柱或脊髓的直接损伤,比如车祸、坠落等,可能破坏供应脊髓的血管,导致急性缺血。
6.手术并发症:某些手术,特别是胸部和腹部的大型手术,可能意外损伤到供应脊髓的血管,带来缺血风险。
7.系统性低血压:严重的低血压状态,如大出血、心力衰竭等,会导致整体血流减少,脊髓也会因此供血不足。
8.炎症性疾病:如脊髓血管炎症,可能引起血管壁的破坏和供血障碍。
合理预防相关病因可以降低脊髓缺血的发生风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监测和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有助于维护血管健康。避免外伤以及谨慎选择手术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