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荣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1.肿瘤大小:
早期(I期):肿瘤直径小于2厘米。这一阶段的预后相对较好,5年生存率接近90%。
中期(II期):肿瘤直径在2至5厘米之间。此时预后依然较为乐观,但治疗方案可能需要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等。
晚期(III期及以上):肿瘤直径超过5厘米或已侵犯周围组织。预后相对较差,需要综合治疗策略,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
2.淋巴结受累情况:
无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好。
1至3个淋巴结转移:预后中等,5年生存率有所降低。
超过4个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需要更为积极的治疗措施。
3.远处转移:
无远处转移(M0):尚未扩散至其他器官,治疗后有较好预后。
有远处转移(M1):已扩散至骨、肺、肝等远处器官,预后不佳,通常需要系统性的全身治疗。
浸润性乳腺癌的严重程度还与激素受体状态(如ER、PR)、HER2状态、Ki-67指数等生物标志物有关。例如,HER2阳性或三阴性乳腺癌通常预后较差,需要特定的靶向治疗。
浸润性乳腺癌的严重程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应依据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预后具有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