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发病机制:
1型糖尿病:主要由于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通常是体内完全缺乏胰岛素。
2型糖尿病:主要因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身体能够制造胰岛素,但不能有效利用。
2.年龄分布:
1型糖尿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发病年龄通常小于30岁。
2型糖尿病:多见于成年人,特别是45岁以上人群,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
3.症状表现:
1型糖尿病:起病急,常出现口渴、多尿、体重减轻、疲劳和视力模糊等症状。可能会出现酮症酸中毒,这是高血糖的严重并发症。
2型糖尿病:起病隐匿,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疲倦、口渴、多尿。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功能衰退和神经损伤等慢性并发症。
4.治疗方式:
1型糖尿病: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注射来控制血糖水平。同时需定期监测血糖,注意饮食和运动管理。
2型糖尿病:初期通常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如饮食调节、增加体育锻炼等。若血糖仍未控制理想,可能需要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
尽管两种类型的糖尿病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但都需要进行长期的管理和监控,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进行医学检查是关键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