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酒精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能够减弱大脑对控制膀胱的信号。这样可能导致大脑未能及时传递或接收需要排尿的信息,从而增加尿失禁的风险。
2.酒精具有利尿作用,增加了尿液的产生。如果摄入过多的酒精,膀胱会迅速充盈,从而更容易发生尿失禁。
3.酒精还会影响膀胱和尿道括约肌的协调工作。这些括约肌在正常情况下负责保持尿液不漏出,但在酒精的作用下,它们的反应能力和协调性都会减弱,导致尿失禁发生。
4.酒精还可以降低人体的警觉性与判断力,使人在感觉到尿意时反应迟钝,未能及时找到厕所或者进行适当的排尿行为。
减少酒精摄入量,特别是在短时间内大量饮酒,可以有效预防酒后尿失禁的发生。同时,保持良好的排尿习惯也是避免尿失禁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