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形成原因:
自发性:有时由于剧烈咳嗽、呕吐或创伤,气道或肺泡破裂,空气进入纵隔。
创伤性:胸部创伤或手术可能导致空气泄漏至纵隔。
医源性:某些医疗操作,如气管插管、支气管镜检查和机械通气,可能引起纵隔气肿。
2.症状表现:
胸痛:多数患者会感到胸部中央隐隐作痛或剧烈疼痛。
呼吸困难:空气压迫邻近器官,可能影响呼吸功能。
皮下气肿:在颈部或胸壁触摸时有“捻发音”,表明空气扩散至皮下组织。
心悸:空气压迫心脏,可能导致心跳异常感觉。
3.诊断方法:
临床检查:通过体格检查和听诊可以初步判断。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片和CT扫描是确诊的重要手段,可以清晰显示空气在纵隔中的分布。
4.治疗方式:
轻度病例:对症治疗,多辅以观察,空气一般可以自行吸收。
重度病例:若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或心脏受压情况,可能需要紧急处理,如胸腔引流或手术干预。
5.预后与并发症:
预后:大部分自发性纵隔气肿患者预后良好,经过适当治疗多可痊愈。
并发症:严重病例可能导致纵隔感染、气胸或心包填塞等危及生命的状况。
避免剧烈活动、注意防护胸部、定期体检对于预防纵隔气肿有一定帮助。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