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与胃食管反流的区别

2024-11-0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病情分析:肠易激综合征(IBS)和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两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但它们在症状、机制和治疗上有明显区别。

1.症状:

肠易激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症状往往与排便有关。患者可能会体验到排便后疼痛缓解,且症状时好时坏,呈现周期性。

胃食管反流病:主要表现为烧心(胸骨后灼热感)和反酸。症状通常在饭后或平躺时加重,还可能伴随吞咽困难、喉咙不适和慢性咳嗽等。

2.机制:

肠易激综合征: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与肠道运动功能紊乱、内脏过度敏感、肠道菌群失调以及心理因素密切相关。IBS不是由肠道结构异常或炎症引起的。

胃食管反流病:由于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导致食管黏膜受损。主要原因包括胃食管瓣膜功能不全、胃排空延迟和腹压增高等。

3.诊断:

肠易激综合征: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和罗马标准(如至少3个月的腹痛或不适,每月至少发生1天,并伴有排便改变)。排除炎症性肠病、感染和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后方可确诊。

胃食管反流病:通常通过临床症状、内镜检查、24小时食管pH监测和食管测压等手段进行诊断。内镜检查可以排除食管炎、食管狭窄和Barrett食管等并发症。

4.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以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为主。饮食方面建议高纤维、低FODMAP饮食。药物可选择肠道解痉剂、抗抑郁药和益生菌等。

胃食管反流病:主要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和改善生活方式来控制症状。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H2受体拮抗剂和抗酸剂。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如抗反流手术。

肠易激综合征与胃食管反流病在症状、病因和治疗上都有显著不同。因此,准确的诊断和针对性的治疗对于患者的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