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结构
有孔毛细血管:这种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之间存在许多小孔(直径约为60-80纳米),这些孔使得该类型毛细血管具备较高的通透性,特别适用于大量物质交换的场所。
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排列,基本没有孔隙。内皮层通过紧密连接来保持细胞间严密的屏障,使其通透性较低,仅允许小分子和水自由通过。
2.分布区域
有孔毛细血管:通常分布在需要高效物质交换的器官和组织中,如肾脏、小肠绒毛、内分泌腺等。这些部位对葡萄糖、氨基酸、激素等小分子的快速交换有较高要求。
连续毛细血管:主要存在于大多数身体组织,如肌肉、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这些组织的物质交换过程较为缓慢和受限,适合低通透性的血管结构。
3.功能
有孔毛细血管:由于其高通透性,这些毛细血管能够迅速进行滤过和再吸收过程,适合于快速调节体液平衡和代谢废物的排除。例如,肾小球毛细血管通过高效的滤过作用参与尿液的形成。
连续毛细血管:承担更常规的营养物质输送和代谢废物清除任务,其低通透性有助于维持组织内部环境的稳定。例如,大脑中的毛细血管通过血脑屏障保护神经元免受有害物质侵害。
区别有孔毛细血管与连续毛细血管的关键在于它们的结构特征和功能适应性。有孔毛细血管具有高通透性,适合高效物质交换,而连续毛细血管通过紧密连接保证低通透性,适合一般组织的营养和废物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