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真饥饿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才会出现,一般情况下,每餐后约4小时内不会感到真正的饥饿。如果进食后短时间内又感到饥饿,可能是假性饥饿。
2.假性饥饿往往伴随特定的环境或情绪触发,如压力、焦虑或无聊。注意是否在这些情境下容易产生饥饿感,这可能并不是真正的生理需要。
3.真正的饥饿感通常是逐渐增强的,并且持续存在,而不是突然袭击。假性饥饿常常是一时冲动,来得快去得也快。
4.如果用一杯水或少量低能量食物(如水果、坚果)可以暂时缓解饥饿感,很可能是因为假性饥饿。真实饥饿通常需要适量膳食才能缓解。
5.在感到饥饿时,可以尝试转移注意力,比如进行轻微活动或做一些其他事情,以观察饥饿感是否会消失。如果消失,则可能是假性饥饿。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更好地识别饥饿的性质,从而帮助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避免因假性饥饿导致的不必要摄入。理解自己的身体信号,有助于在减肥过程中优化饮食和运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