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饥饿激素影响:人体内的饥饿激素,如胃饥饿素,可能会因为卡路里摄入减少而使人产生强烈的进食欲望。即便在日常饮食中已摄入足够的营养,但这些激素的变化依然会刺激对零食的渴望。
2.大脑奖赏系统:高糖、高脂肪的零食能够激活大脑中的奖赏系统,释放多巴胺,这是一种能带来愉悦感的化学物质。即使不饿,也可能会因为想要这种愉悦感而倾向于吃零食。
3.习惯性行为:很多人在特定时间或场合如看电视或工作时,有吃零食的习惯。这种习惯行为即便在不饿时也可能让人继续选择零食。
4.情绪因素:压力、焦虑或无聊时,出于情绪安慰的需要,会更容易选择通过吃零食来缓解负面情绪。
5.营养缺乏:如果在家常菜中某些重要营养素(如蛋白质或纤维)摄入不足,身体可能会通过增强食欲来提醒补充这些营养素,从而导致想吃零食。
为了有效管理零食的摄入,应关注均衡饮食,确保三餐富含足够的营养。通过观察并调整日常习惯,识别和处理情绪性进食的诱因,也可以帮助减少对零食的过度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