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快速识别和就医:时间是脑卒中管理的关键。发病后尽早识别症状(如面部不对称、言语困难、肢体无力)并立即就医,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2.影像学检查:到达医院后,迅速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以明确脑卒中的类型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这有助于决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3.恢复脑血流: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在确认没有出血风险后,应尽快使用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通常要求在发病4.5小时内给予。对于能够接受机械取栓的患者,可在6小时内甚至延长至24小时进行介入治疗。
4.升压和稳压:维持合适的血压水平,以防止进一步的脑损伤。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控制血压以促进再灌注或防止出血。
5.降低神经损伤:根据具体情况,可能会使用抗凝剂、保护性降温或其他支持疗法,以减轻脑细胞损害。
6.管理并发症:注意监测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颅内压增高、癫痫发作、心脏并发症等,以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及时有效的急诊处理能够显著影响急性脑卒中的预后,早期干预可以减少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