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1.耳聋的相关机制:耳聋可分为传导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传导性耳聋多与外耳或中耳结构病变有关,例如耳道阻塞、中耳炎、鼓膜穿孔等;感音神经性耳聋是由于内耳毛细胞损伤或听神经病变导致;混合性耳聋则包含上述两种成因。按摩对这些器质性病变通常无法取得实质治疗效果。
2.耳鸣的可能成因:耳鸣可能由内耳毛细胞损伤、局部血流不畅、中枢神经异常放电等多种原因引起。某些情况下,耳鸣还可能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颈椎病、心理因素等相关,与耳周及颈部的肌肉紧张有关。通过按摩耳周及颈肩部,有助于改善局部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对与肌肉劳损或血液循环障碍相关的耳鸣可能有所帮助。
3.按摩的作用机制:按摩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紧张,并可能通过刺激穴位如耳门、听宫、翳风等,对缓解耳周的不适感有效。这种方法主要起到舒缓作用,无法直接影响听觉器官的结构性问题。
4.科学治疗的重要性:对于耳聋或持续性耳鸣,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接受针对性的治疗。传导性耳聋多可通过药物治疗或手术纠正,感音神经性耳聋若早期发现,可尝试高压氧疗法、药物干预,甚至植入人工耳蜗。持久性耳鸣则需根据病因进行药物、心理干预或物理治疗。
耳聋耳鸣患者应避免盲目依赖按摩作为唯一治疗方式,而是优先寻求专业医学建议,以免延误诊治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