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解热镇痛药物:这些药物,例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体温设定点,使体温下降。为了达到新的设定点,身体会加速散热过程,常表现为出汗增加。
2.抗组胺药物:此类药物,如苯海拉明,通常用于缓解感冒症状。这些药物可能影响自律神经系统,其中包括对汗腺的刺激作用,导致排汗增加。
3.交感神经兴奋剂:某些感冒药中含有伪麻黄碱等成分,可以促进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引起心率加快、血管扩张,伴随有出汗现象。
通常情况下,出汗是身体调节体温的一种正常反应。当服用感冒药后出现过度出汗症状,建议关注药物的使用是否符合说明以及自身的健康状态。如果出汗症状持续或伴随其他不适,应考虑咨询专业医生以进行评估。